厚成木业相关业务负责人、曾经的家居采购员工何力称:“在供货商报价前,家居要求其提供详细的成本分析,在此基础上仅给予5%的利润率。于是我们就会为了扩大一点利润率,去购买价格更低的原材料。如果市场价是1000元的原材料,我们就会通过自己的渠道去找能把价格控制在800元左右的原材料供货商。”而且,家居会在产品的包装强度等方面对提供的货源进行约束,但仍有一定范围可以“松动”。
家居的低成本收购策略会导致上游企业提供的产品普遍存在偷工减料现象,而在正常出货的情况下,会有一些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比如在他在职期间,曾经有国内某木业公司用国产植物油代替家居指定品牌的植物油涂抹在桌面上,以次充好。其中,有不少相关产品流入到市场中,但家居并未召回。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同样的原材料工厂的价格相差不会超过10%,因为企业利润也就在10%左右。只要超过了这个范围,就肯定使用了不同的材质。